第一套到第九套广播体操动作示意图解。相同颜色的为同一类动作,灰色为仅出现了一次的动作
大多以“伸展”运动开始,“整理”运动结束
其中“体侧”和“跳跃”运动从未在九套广播体操中缺席
“平均”及“呼吸”运动仅在第一套广播体操中出现
第五套广播体操推行期间,北京有一名小学生,因为动作优美、标准,被电影公司拍进纪录片,也被当地著名的体校录取。后成为了一代巨星——李连杰
第七套广播体操的挂图模特为李宁,以高度难著称
那些年我们做过的
广播体操

当第二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被学校大声播放的广播体操“前奏”催促着,学生们嬉笑着穿过走廊,三三两两走向操场,准备“应付”每天都逃不过的广播体操。

还记得那些画面吗?在教室的后排或卫生间,总能逮到不想去做操的学生;国旗下动作标准的领操员与懒得伸手随意比划的学生形成最鲜明对比……

广播体操,是每一个学生不可磨灭的记忆,让人又嫌弃又怀念,从1951年引入中国至今已迭代至第9套,被各个年龄段的中国人所熟知。它所经历的每一次大大小小的变化,都被涂上了时代的色彩,走过了近70年风雨。


最“燃”的广播体操

第一套与第九套广播体操相隔了整整60年,在这半个多世纪,广播体操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九套操编排顺序与难度的不同,让运动者心率也呈现出特有的变化趋势,达到不一样的健身效果。哪一套才是最燃脂的广播体操?

通过记录个人运动数据发现,做完一套包含“冲拳运动”的第五套广播体操(点击可播放),能够消耗最多的卡路里,运动5分钟便可消耗50卡路里。被称为“史上最难”的第七套广播体操位居第二,共消耗46卡路里。而在建国初期动作相对单一、简单的三套广播体操“减脂”效果最普通,均只能消耗31卡路里。

第五、七套为最“燃”广播体操


全民做操

在全民健身时代,和健身房里跑步、做瑜伽、练搏击相比,做广播体操被年轻人认为是过时的。虽然它看起来是“中国特色”,但广播体操却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

建国之初,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体育”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汇。即便是在北京,运动场地与器械都寥寥无几,除了1937年修建的先农坛体育场,北京再找不到一个带看台的球场,广播体操是不受场地制约的最佳运动方式。

中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及场馆数量多年处于较低水平

1950年8月,新中国第一个出国访问的体育代表团前往苏联学习,一种在早上根据广播口号进行的体操运动,吸引了中国代表团的注意,这项名叫“卫生操”的运动由8节-12节组成,时间约10分钟-15分钟。

1951年11月24日,参照苏联的“卫生操”以及日本的“辣椒操”(日语“广播”的发音类似汉语“辣椒”,因此把这种体操称为“辣椒操”),全国第一套广播体操诞生了。一周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了《广播体操》音乐。

第一套广播体操得到了国家大力宣传。当时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各地40座广播电台,播送广播体操节目,占用52个波长,总计1205分钟。同时,人民广播器材厂也加班加点,先后供应了3800张“广播体操”唱片。1952年6月20日,中国还发行了一套《广播体操》邮票,每一张分别印着各个小节的分解动作。

当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13座城市,参加广播体操的人数达到104.8万人,其中学生为主要人群,仅北京就有23万学生参加,80%以上的上海学生每天做广播体操。

从1951年至1957年,在全国做操浪潮下,广播体操每三年就会迭代。从第一套单一重复的小节动作,逐渐演变成动作更为丰富的第二套、第三套广播体操,其中增加了现代体育项目技术动作,比如自由泳的手臂划行动作、武术冲拳和跳跃移动等。

从广播体操身上,总会找到时代的印记。1957年,受中苏关系影响,第三套广播体操融入中国传统武术元素的同时,苏联的痕迹在逐渐减少。

广播体操效果如何?据1957年人民日报《第三套广播体操公布了》一文记载:“中共中央高级党校90%以上的学员坚持做广播体操,并且由原来的每天两次改为每天三次,据220名学员填表调查,有67人体重增加,少则一公斤,多则六公斤,13个胖子的体重则有所减轻;29人反映食欲增加;41人反映睡眠良好或好转。”

一位老人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人做操的场面回忆道:“在大喇叭广播的带领下,商场里的顾客和售货员一块儿做操;在火车上,列车员带着乘客站起来做操;马路两边房顶上凡是能站人的地方,总能找到做操的人;就连东海的海军军舰上,也有军官带头做广播体操。”


被“冷落”的运动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复苏的同时,广播操的民众支持度却在逐渐下滑。1981年,第六套广播体操推出不久,便迅速被淹没在迪斯科、健美操、交谊舞等新兴运动浪潮之中。

1985年,一位名叫马华的女教练开设的“健美5分钟”的栏目在央视播出,风靡一时;1987年,美国电影《霹雳舞》被引进国内,“擦玻璃”成为年轻人最喜欢模仿的舞步。就在此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广播电台悄悄停播了广播体操节目,广播体操似乎已经不再受大众青睐。

结合当下的流行趋势,1990年创编的第七套广播体操共有两套,其中一套融入了大量的健美操元素,但因追求“难、新、美、全”,令推广更加难以进行,大幅度的扭胯动作让它成了“史上最难广播体操”。

数据显示,九套广播体操都对“肩”“髋”进行了重点训练,平均每套体操活动肩关节229次,髋关节177次,但第七套的关节活动次数还是远大于其他几套。

 

通过分析动作对称性看难度

对很多人来说,广播体操是一天工作的开始。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王秀岩在河南一家公立医院工作,“1987年我刚参加工作,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儿就是在楼下做广播体操,迟到的会被记考勤。做完操,大家一起上楼开始工作。”

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单位集体做广播体操的“盛况”已经较难看到。据北京日报记载,1995年,北京市做操的单位已不足20%。为了拉回“民心”,1997年推出的第八套广播体操化繁复简,它也是迄今为止,推广最久的一套广播体操。然而,停播已久的广播体操已经难以再次吸引大众的目光。


成长的背景音乐

2010年8月9日,暂停了三年的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重新在北京广播电台响起。每天10时和15时,连续两次播放第八套广播体操,时长为8分钟左右。上海、山东等全国其他城市也陆续恢复。

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相如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提到:“2010年中国慢性疾病发病率直线上升,除了医学,也需要通过体育的方式去改善。”

北京广播体操两次停播与复播

2011年的全民健身日(8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第九套广播体操。此外,“时代在召唤”“雏鹰起飞”等是针对中小学生编排的广播体操,也是“90后”最熟悉的广播体操。

参加过中小学生广播体操编排工作的鹿老师告诉财新记者:“成人的1-9套操对称动作较多、节拍简单,而现在中小学操不对称性动作很多,移动性及上下肢的配合也更为复杂。”鹿老师表示,编排中小幼广播体操不同于“以基本部位为主”的成人操,而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身体基本情况,同时加入时代特点。

三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点击可播放)

第一套
1988年
小学
小学生广播体操(一)
小学生广播体操(二)
中学
中学生广播体操(一)
中学生广播体操(二)
第二套
2002年9月1日
小学
初升的太阳
雏鹰起飞
中学
青春的活力
时代在召唤
第三套
2008年9月1日
小学
希望风帆
七彩阳光
中学
舞动青春
放飞理想

鹿老师说,“现在一套操做得时间长了,孩子们就出工不出力了,创新是必须的,要求学校除了有国家规定的基本的广播体操,还要有1-2套自己的创编操,达到课间操多元化。”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些学校还尝试融入了武术、街舞动作。

2019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广播体操、工间操展演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2019年全国广播体操、工间操展演活动,促进职工群众养成做广播体操、工间操的良好习惯。

李相如表示,广播体操不受场地、器械限制,简单易学,对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坚持做广播体操培养了中小学生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对于上班族而言,广播体操也是可选择的运动项目之一。“在健身形式多元化的今天,广播体操也在与时俱进。它只是多提供了一种健身方式,供大家选择。”

上世纪50年代来访的苏联诗人吉洪诺夫曾在一首诗中描述:“当北京人出来做广播体操,把最后一个梦魇赶出睡乡,城里整齐的小巷大街,一下子变成了运动场。”

如今,这种景象已经成为过去,广播体操俨然成了一个怀旧的字眼,当熟悉的背景音乐再度响起,人们或许还能记起其中一个动作,支撑着青春时代的部分记忆。

彩蛋九套广播体操的跳跃运动完整动作,其中前六套为两个八拍,后三套为四个八拍。一起跳起来!

数据来源:全国体育场地普查

《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8)》

《建国以来九套成人广播体操的比较研究》

《中国广播体操由来》

公开资料

 

记者:王喆 刘佳昕 陈晓晗(实习)

设计开发:韦梦

监制:耿铭钟

财新数据新闻中心出品

关注公众号caixinvislab看更多互动项目

 

长按二维码订阅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