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车还是电动车?
个人摇号还是家庭摇号?
多数人的中签概率还是千分之几
点击计算家庭摇号积分
新政解读
继续阅读
▾
300万人竞争6000个名额,这个场景不是某个抽奖活动,也不是考清华北大,而是北京购车摇车牌号。
2011年,北京出台《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为了控制小客车数量,居民只有在摇中指标即中签后,才有资格获得京牌并购车。
摇号政策实施近十年,汽油车摇号频率从一开始的每月一次,变为每两月一次,指标数量也从每次近2万个减少到6000多个。购车指标远远供不应求,不少人的摇号战线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仍在每个月苦苦期盼可以“中彩票”。而电动车排号也从“即排即得”,变成“遥遥无期”。
2020年6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公布摇号新政的征求意见稿,消息一出便引发热议,因为新政的重点是优先解决“无车家庭”的购车需求。意见稿称北京拟于2020年下半年一次性发放2万个新能源指标给无车家庭(当年8月已发放),并且以后拿出80%的新能源指标优先配置给无车家庭。同时,以家庭为单位摇号也可大幅增加摇中指标的概率,即中签概率。
新政如何影响家庭和个人摇号的中签概率?这要从北京小客车摇号(汽油车)、排号(电动车)的现状说起。
2011年1月的首次摇号中,共18万人竞争1.8万个指标,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摇号编码,首次摇号10%的中签概率其实不算低。然而,参与摇号的人数随后一路飙升,2012年8月就突破百万,人们觉得越来越难摇上了。
2014年起,多次参与摇号未中的人,可以按规定晋升阶梯,提高中签概率。2016年阶梯制度改革后,每参与6次摇号便可升一个阶梯,每升一级阶梯,号码就会在摇号池中多出现一次。举个例子,如居民A的摇号阶梯是9倍,那么A的摇号编码就会在摇号池中出现9次。
对于首次参加摇号的人来说,中签概率必然是非常低的。那么,已经参与摇号很多年的人能寄希望于升阶吗?上述A的摇号编码出现9次意味着概率翻了9倍吗?
财新记者分析了2016年以来,每轮摇号中处于最高阶的摇号编码的中签率,发现这个概率竟然是逐渐变低的。
基数大、指标缩水 升阶难以提高中签率
事实就是,不是你一个人而是几百万人同时升阶,摇号池里的编码成倍增加,你的编码多出现几次也于事无补。升阶只是提高了同轮次中相比于低阶号码的中签率,就个人而言,中签率反而比以前低了。 例如2020年4月参与摇号有337万人,但摇号池里已经有1800万个有效编码了。
当其他人和你同时升阶,分母变大
此时你的中签率并不会提高至原来的2倍
近三年摇号池内号码个数近翻倍
摇号越摇越绝望,很多人转战新能源排号战线。2014年,北京新能源汽车购车指标以排队的形式发放。起初,要买新能源车的人都能在一两个月内拿到指标。但自2017年起,排队的人数激增,每年的指标在年初就一次性发完。
目前,有44万人正在队列里守着每年发放一次的5万个指标。2020年初获得指标的人,开始排队的时间是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
2017年新能源申请数激增
目前排号人数约为指标八倍
获得一个京牌如此艰难,新政给部分无车家庭带来了一丝希望,这其中的核心是“家庭积分”。简单来说,家庭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摇一个号(对应一个有效编码),各成员本身的积分、有无配偶、代际数等都会提高家庭总积分。家庭积分提升中签概率的方式和阶梯数一样,但是可以比单纯的阶梯数大好几倍。同时,家庭的新能源购车指标是按照积分从高到低分配的。
但是,家庭摇号也有限制,比如各成员及配偶都无法单独摇号、摇中后各成员十年内不能申请指标等。小家庭要不要一起摇、大家庭要不要拆开摇、成年子女该不该加入等等,也是无车家庭需要考虑的种种现实问题。
下面这个家庭积分计算器,可以自动算出目前各种情况的家庭积分。请留意说明中的政策规定,确认每个成员的参与资格。
财新记者估算了组成无车家庭后,摇号概率提升的情况,与升阶的道理一样,组成无车家庭提高积分的人越多,中签概率越低。
以一个总分54分的三口之家为例,家庭摇号可以比个人摇号,中签概率提高千分之7至千分之13。而一对总分为8的夫妻,家庭摇号概率只比个人摇号高千分之0.7至千分之1。不过,如果有家庭成员升阶,积分也会加倍提升,但中签概率仍取决于高积分家庭的数量。
2021年开始,北京摇号轮次进一步减少,分别在6月和12月各摇号一次(汽油车普通指标),5月配置新能源指标。提升中签阶梯(倍数)也从每摇号6次,变成每摇号2次。目前,北京尚未公布2021年汽油车和新能源车指标数量,如果数量不变,在分母(参加摇号的人和阶梯)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提高中签倍数,优先无车家庭等政策,对提高部分特定人群中签概率的效果不会很明显。
数据来源:北京市小客车指标管理信息系统
《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
记者:董怀文(特约)
设计:韦梦
开发:韦梦 李嘉琪(实习)
监制:耿铭钟
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出品
